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?
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在子宫外发现经期组织(即子宫内膜)的疾病。位于子宫外的经期组织可导致出血和炎症,引起严重的痛经和骨盆痛。
因此,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严重痛经的最常见原因。随着时间推移,炎症还可使子宫、输卵管和卵巢变形,导致不孕不育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类型
根据位置不同,子宫内膜异位症有 3 种类型:
- 浅表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。这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见于骨盆内膜,仅能在手术中观察到,超声波或磁共振成像 (MRI) 无法检出。因此,超声波或 MRI 结果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- 子宫内膜异位瘤。子宫内膜异位瘤是指位于卵巢中的充液囊肿,通常含有深棕色液体。有时也称为“巧克力囊肿。它们可以通过盆腔超声检出,是新加坡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形式。
-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。这种类型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在腹膜下生长的情况。它可累及子宫附近的器官,如直肠、肠道或膀胱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
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分为 I 期到 IV 期。
一般情况下,I 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病变轻微的病例,而 IV 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患有大型卵巢囊肿、深层子宫内膜异位症浸润和盆腔解剖结构严重变形的病例。
由于每个分期本身可能存在轻度到重度的症状,且每个分期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孕不育,因此现在已很少使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症状?
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症状是痛经。
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还可能存在以下症状:
- 两次月经之间出血和不规则经期血渍
- 经期出血量过多
- 性交疼痛
- 经期前后出现腹胀、恶心或呕吐
- 肠易激症状
- 排便和/或排尿疼痛
- 慢性疲劳症状
- 慢性骨盆痛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是什么?
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真正病因仍然未知。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的常见理论包括:
- 逆行月经理论。经血倒流将经期组织通过输卵管带到腹膜腔,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- 细胞转变/转化理论。位于子宫外的腹膜细胞或干细胞转变为经期组织,从而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- 表观遗传免疫学理论。遗传编程或者免疫应答导致在子宫外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,普遍的共识是逐渐摒弃逆行月经理论,更倾向于细胞转变和表观遗传免疫学理论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风险因素?
某些因素会增加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。包括:
- 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
- 月经初潮年龄 <12 岁
- 月经周期短(<24 天)
- 体重指数 (BMI) <22
- 原发性不孕不育
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哪些并发症和相关疾病?
- 不孕不育
- 月经量过多和痛经
- 慢性骨盆痛
- 肠道或者膀胱功能障碍(便秘和腹泻)
- 有患 卵巢癌 的轻微风险
如何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?
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炎症性疾病,采取抗炎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。
抗炎生活方式包括:
- 每周 3 次规律的有氧运动
- 大量食用彩色水果、蔬菜、和 ω-3 脂肪酸
- 限制摄入红肉和加工食品
- 减少麸质和酒精摄入
- 避免吸烟